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专题专栏
澄合分公司杨江锋《浅议如何建立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良性机制》
作者:杨江锋        发布时间:2014-06-16        点击率:1515        分享到:
语音播放:

浅议如何建立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良性机制

(物资集团澄合分公司党群工作部:杨江锋)

 

    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是企业进入更高发展阶段而做出的一种必然选择。从宏观环境来看,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完善过程中,体制不够完善,法制不够健全,监督不到位,存在着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从微观环境来看,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依然存在,尤其社会上的种种诱惑对个人造成的风险影响较大。如何围绕公司中心工作,搞好企业重点岗位人员廉洁从业风险防范管理,推进源头治理,逐步建立和完善保障、预防、监督的内控机制,掌握反腐败工作的主动权,增强预见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不断探索反腐倡廉工作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是纪检监察组织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开展岗位廉政风险点防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廉政监管风险点工作开展的认识亟待提高。一方面表现在对“风险点”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不能清醒认识每个“风险点”存在的重要性,认识上的误区是这项工作在实效性上差的一个重要因素:将工作职责失误和廉政风险点混为一谈,有些同志存在侥幸心理,甚至认为列出的问题于自己相去甚远,不能很好的执行“风险点”的具体措施,甚至违背“风险点”设立的初衷。

  二是“风险点”的梳理整合亟需规范。我们在去年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已经根据工作特点总结出岗位 “风险点”及防范措施,涵盖了各个关键岗位存在的风险点,但笔者认为,风险点的存在与职能相挂钩,与岗位职责并存,与个人素质修养相得益彰,有的单位认为梳理的越详细越好,越多越好,没有科学的分析、理性的归纳整理和广泛的意见征求,存在盲目“出台”现象,只争工作开展先后,胡子眉毛一起抓,不论找到的“风险点”是不是关键点,没有静下心来对待,缺乏科学、理性的问题分析,也就不能得出全面、客观的效果。

  三是“风险点”防范工作的后续保障措施亟需完善。“风险点”工作的开展是一项长期的,规范化建设举措,后续保障措施和制度建设要加强,不能使此项工作如春风扶叶一样,一阵风过去后已然如初。

  如何应对存在问题,建立岗位廉政防控工作的良性机制

  一、领导重视、常抓不懈,是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推进源头治理的关键

  腐败问题的发生,许多时候并不是人的主观故意,制度的不完善往往“诱导”人犯错误。开展廉洁从业风险管理工作,就是要通过查找重点岗位人员可能产生腐败问题的风险点,制定具体的防控措施,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加大源头预防腐败的力度,努力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让腐败远离每一个岗位、每一个重点人员,减少腐败发生的可能,防微杜渐,治病救人。纪检部门必须明确领导工作机制和工作主体,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党政齐抓共管、上下协同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坚持常抓不懈,建立预防腐败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把握重点人,找准风险点,是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推进源头治理的前提

  廉洁从业风险是指党员干部和重点岗位人员在履职过程中或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查找廉洁风险,是建立廉洁风险防范机制的基础,必须善查、真查、细查,使查找的过程成为对重点岗位人员自我提醒、自我提高、教育监督的过程。

  一认真清权确权,突出一个“晒”字。纪检部门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要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关键岗位和重点人员。摸清本单位车间部门多少、管理环节多少、管理人员多少。重点对各级管理干部、涉及人财物的关键岗位进行调查摸底,印发《登记表》,严格把关,力求不落一人,进行统一登记造册,建立基础档案。同时,抓好延伸,做到不漏岗、不缺项,使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全方位、多层次参与到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之中来。

  二要超前进行辅导,突出一个“实”字。在落实风险点排查工作时,针对重点岗位人员普遍存在的风险点在哪?怎样表述方面的概念不清、理解不透的问题,纪检部门要针对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对策,并及时向上级纪检部门领导咨询具体排查表述形式,通过研究本单位重点岗位存在的共性廉洁风险,对其进行辅导,耐心讲解具体的排查方法、排查重点和排查内容。使查找的风险点更有针对性,制定的风险防范措施更有实效性。

  三全面排查风险点,突出一个“准”字。查找风险点是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环,关键要找得“准”。一要思想认识到位。即要放下思想包袱,充分认识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排查风险点是对自己的保护和负责”,做到敢于真找、真查,不避重就虚、不遮遮掩掩。二要全员积极参与。风险排查覆盖所有在岗人员,没有“观众席”,都是参加者,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发挥表率作用,在带头查找个人所存在的廉政风险点的基础上,还要分析查找领导班子存在的廉政风险,领导班子成员要帮助分析查找分管部门存在的廉政风险,部门处室负责人要负责分析查找本部门本处室存在的廉政风险。三要注意方式方法。要与《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52个“不准”紧密结合起来,与本单位本处室的业务工作和岗位职责紧密结合起来,对照“权力运行流程图”,全面查找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廉政风险,杜绝出现两张皮的现象。要采取自己找、领导指、集体定、组织审等多种形式进行查找,坚决杜绝出现一个部门及其所有工作人员的廉政风险点均由某一个人来填写的现象。针对个别重点岗位人员对廉洁从业风险点排查工作还缺乏理解,风险点排查不准确,概念掌握不清,自己确实找不准风险点的,应采取别人帮、领导提的方式,通过实例讲解,启发引导其结合自身工作性质在哪些环节容易出现不廉洁问题,面对面进行指导,使重点岗位人员提高认识,及时纠正和整改风险点,力求做到准确全面。

  四要严格审核把关,做到风险管理无盲区。严格审核把关,是确保廉洁从业风险管理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为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纪检部门要按照风险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分析、对比和确认风险等级。分类要清楚、定级要准确。重点抓好领导岗位、中层岗位和其他重要岗位三个层次。

  三、加强风险防范,完善制约体系,是建立风险防控机制,推进源头治理的有效手段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障。只有进一步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和健全各种监督制约机制,才能规范重点岗位人员的行为。因此,预防廉洁风险,必须坚持以廉洁风险为着眼点,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点线面结合,构筑严密的防范体系,保证权力健康运行。

  1、要在思想防范上注重廉洁教育,让权力在运行中得到“提醒”。重点在强化教育,提高素质,在思想设防上下功夫。其一通过日常教育、主题教育、节前教育、专项教育、廉洁谈话等多种形式,营造崇廉、尚廉、尊廉和想事、干事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重点岗位人员对防范腐败风险的认识。其二以深化“三珍”主题教育为主线,开展重点岗位人员警示教育,运用社会和企业发生的腐败案例进行警示教育,促进重点岗位人员思想转变,预防“工作失职、管理失控、行为失范”问题的发生。其三是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开展岗位廉洁教育,通过细分岗位类别、设计教育内容、落实教育措施,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掌握权力的风险点岗位,不断增强重点岗位人员的遵纪守法意识和自觉性。

  2、要在制度防范上完善管理措施,让权力在运行中有所“遵循”。制度的执行比制度本身更重要,制度的效力就在于落实执行。在制度风险防范上,纪检部门要督促、配合行政组织,对现行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梳理、清理和修订。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管自己的工作程序。督促基层单位把重点岗位人员涉及风险的权力向公众公开,不但要公开权力内容和业务流程,还要公开办事结果,并在工作质量、工作实效方面作出承诺。突出表明履行岗位职责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情况、遵守廉洁自律规定情况以及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和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等,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全方位接受广大员工群众监督。

  3、要在机制防范上加强监督制约,让权力在运行中得到“监控”。在机制风险防范上,要重新审视重点岗位业务流程和查找确定的风险点,对可能产生腐败问题的关键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规范。一要注重加强对领导干部决策过程的监管,坚持集体决策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现象的发生。二要实行《领导干部问责制》,进一步增强决策机构人员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明确因严重不负责导致决策失误、造成损失的严肃追究其责任。三要建立风险防控层层包保网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防控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实现管权、管事、管人、管自己的有机结合。四要注重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监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风险岗位进行实时监控,强化监督,规范重要岗位人员行为,避免和遏制人为因素以权谋私给企业造成损失的腐败问题发生。

   4、要在岗位防范上实行轮岗交流,让权力在运行中得到“调整”。在重点岗位人员风险防范上,要实行动态管理和强制管理相结合。其一对员工反映较多、关注度高、容易发生腐败问题的重要岗位,要积极进行轮岗交流,强化制约防范和自我约束机制,消除重点岗位人员因任职时间长思想松懈或利益关系缠身而导致的廉洁风险,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其二加大对重点岗位人员“工作失职、管理失控、行为失范”问题的追究力度,着力解决重点岗位人员存在的忠企爱企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够、绩效观不正确等问题。其三对出现问题的重点岗位人员,要采取严厉的组织和行政手段进行处罚,让其“岗位挪窝、经济受损、颜面丢尽”,以此来进一步警示、警醒、震慑重点岗位人员不想腐败、不愿腐败、不能腐败和不敢腐败,以减少、避免和杜绝各种腐败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