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散文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职工文苑
心中的西瓜
作者:李月琪        发布时间:2017-07-12        点击率:1038        分享到:
语音播放:


    炎炎烈日的夏季,吃一口西瓜,解渴又消暑,那是多么惬意的美事。前几天在路边小摊,边吃西瓜边和瓜农闲聊,勾起了我童年多少美好的回忆。

    我的童年时代生活在农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小镇。我们小镇名字叫“龙亭”,传说因一条“龙”曾经停留过而得名。那时候老家有种瓜的传统,一到初春,每家每户都忙碌起来,早早的把土地平整如镜,准备播种希望,这时候在瓜田的小道上,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人勤春早的人们是往来如梭,他们都在谈论着一个共同的话题,瓜种品种选啥好,底肥施多少等等之类。

    播种的时候,人们用耕牛把田地分成无数的细长条,在细长条的中间翻开两条小沟,以大约70-80公分的株距点播上瓜种,用一层细细的薄土覆盖在瓜种上,用白色的地膜把细长条覆盖,把地膜两边用土压实,播种就搞一个段落。这时你从田间地头远远望去,一条条白色的丝带随着大地的起伏蔓延,瞬间把平整的土地装点成黑白相间的,随风舞动的黑白画卷。

    播种完毕,主人的心开始臊动起来,一有空闲就在田间地头来回走动,好像是在欣赏自己的杰作,又好像是在思索着什么,一会蹲下身子看着地膜内的精彩世界,一会起身除去刚刚露头的杂草。在他们简单的心里,深知一颗种子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和未来。

    看着瓜种一个个破土而出,主人沉重的心也慢慢的欢快起来,他们透过薄膜用欣喜的眼光,看着一个个柔弱的小生命健壮成长,主人坐在田间地头和几个乡党闲聊,深深抽上一口汉烟,不知在口中、心中产生多上美好的回味。

    眼看瓜秧一个个在白色丝带形成的小温室内欢呼雀跃,努力向上,想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主人轻轻的把地膜撕开一个小口,把两颗小瓜苗从温室内放出来,给她们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和空间,到大自然中去经历阳光风雨的洗礼,去接受大自然法则“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选择,这时候主人可从不心慈手软,他们会坚决的选择一颗健壮的瓜苗留下,把弱小毫不留情地除去。主人深知培养一个瓜苗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结出一个丰收的果实。

    随着气温的升高,瓜秧开始生藤,一个瓜秧会生长多条瓜藤,多条瓜藤同时生长会分吃有限的营养,这就达不到重点培养的目的,主人用勤劳的双手摘去多余的腾,仅仅留下两条主腾重点培养。这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就像打麻将拆嘴子,选择比努力重要。

    两条瓜藤迅速生长,接下来就是一个“控制”的过程,主人必须选择在烈日炎炎的正午,压瓜藤,就是在每条瓜藤上,每隔40-50公分,摘去茎上的瓜叶和挂丝,只剩其茎,用铲在地上挖个小坑,把茎放在小土坑中用土压实,这样才能有效防止瓜藤“疯长”,造成只长藤蔓不结瓜的后果。现在的年轻一代可能不明白“一亩瓜,十亩天”的含义,我就说说为什么必须在盛夏的正午压瓜藤,因为只有在正午,经过太阳、大地的烘烤,瓜茎才会在火毒阳关的的蹂躏下变软,摘叶、掐丝、压瓜的的过程,瓜藤才不会折断,压瓜的效果最好,效率最高。你看这时瓜农,趴在被太阳烘烤的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压瓜,豆大的汗珠像断线的珍珠,从头上不断的滑落,形成一个个小小的圆斑,并迅速被干渴的土地吸干,瓜农的“香汗”不断招来烦人的飞虫,无情的在瓜农黑色的皮肤上留下点点咬痕,伴随着瓜农熟练的劳作,农民赖以生存的、最为亲近的黄土,在瓜农的脸上形成道道像油画色彩一样的泥痕,在裹着“汉香”的衣服上形成片片黑白的彩色斑点,等到瓜农忙碌一中午起身回家,那就是一幅最美的大自然的杰作---雕像!我想这就是我们党中央提出“光盘行动”,能够引起亿万炎黄子孙产生共鸣的最好诠释。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从两条瓜藤中只留一个生长健壮的果实,摘去其他的果实,做好施肥、浇水、除虫的工作,就等瓜熟蒂落。

    一个普通的西瓜,绿皮红瓤,有着消暑第一圣果的美誉,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她的经历:破土而出,喜迎新生;温室生长,欢呼雀跃;拥抱自然,经历风雨;盲目丛生,选择方向;茂盛生长,征服向前;瓜熟蒂落,修成正果;以苦为乐,苦尽甘来的生命历程!(李月琪)




                                                                           责编:宁戈